History 历史

Table of contents

  1. 七年级
  2. 八年级
  3. 九年级
  4. 高一
  5. 高二

七年级

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: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-北京人;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;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: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;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;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;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;第8课 百家争鸣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: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;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;第11课 西汉建立和“文景之治”;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;第13课 东汉的兴衰;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“丝绸之路”;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: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;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;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;第19课 卑微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;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;第21课 活动课: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(上) 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: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毁灭;第2课 从“贞观之治”到“开元盛世”;第3课 盛唐气象;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;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: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;第7课 辽、西夏与北宋的并立;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;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;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;第11课 元朝的统治;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;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: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;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;第16课 明朝的科技、建筑与文学;第17课 明朝的灭亡;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;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;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;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;第22课 活动课:中国传统节的起源

八年级

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;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;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史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;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;第6课 戊戌变法;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;第9课 辛亥革命;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;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;第13课 五四运动;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;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;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;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;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;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;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;第24课 人民解放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、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;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;第27课 活动课: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;第2课 抗美援朝;第3课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;第5课 三大改造;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;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;第9课 对外开放;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火主义;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;第13课 香港的澳门回归祖国;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;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;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;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;第20课 活动课: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附录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(下)

九年级

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化 第1课 古代埃及;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;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;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;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;第8课 西欧庄园;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;第10课 拜占庭帝国的《查士丁尼法典》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;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;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;第15课 探寻新航路;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;第18课 美国的独立;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;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;第22课 活动课:唱响《国际歌》 附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(上) 附录 中外文译名对照表(上) 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;第2课 俄国的改革;第3课 美国额内战;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;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;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;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;第10课 《凡尔赛条约》和《九国公约》;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;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;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;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;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;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;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;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;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;第23课 活动课 :时事溯源 附录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(下) 附录 译名对照表(下)

高一

必修一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;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;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;第4课 西汉与东汉——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;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;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;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;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;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;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;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;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;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;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;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、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;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;第24课 前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;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;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;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;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;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 古中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;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;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6课 全国航路的开辟;第7课 全国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;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;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;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、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;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;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;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;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;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;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;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;活动课 放眼世界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附录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

高二

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;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;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;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典官员的选拔与管理;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;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;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;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;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;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;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;第16课 中国赋税的演变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;第18课 世界只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;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;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;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、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;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;第6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;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;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、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、集镇和城市;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;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;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